海外充值 这是一个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的时代,袁隆平发现了杂交水稻,是他,拯救了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困局中的民族,现在他的发现,还在拯救着世界,可是,谁关心在他发现和培育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是怎样的时代,可能遭受的是怎样的困难。1968年5.19那天,袁隆平第一批研究出来的700株水稻,一夜之间被人拔光,至今都成悬案,要不是袁隆平意志坚定,估计现在全中国还有多少人在挨饿,这一年,袁隆平38岁。#情感点评大赏# 1968年都出了哪些事? 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徐舜寿去世,享年51岁鲁迅夫人许广平去世享年70岁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被迫死著名抗日爱国将领蔡廷锴逝世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蔡楚生被迫死植物学家胡先肃逝世散文家杨朔逝世... 开始我还想去探究一下究竟是谁拔掉了袁隆平辛苦培育的秧苗,后来发现,水稻虽然重要,可是和经历这个时代的所有人比起来,不算啥! 难的是,在这样的时期,研究成果被彻底破坏,还要坚持把想做的事做下去!有人问,袁隆平是个怎样的人,我想说,他是个怎样的人重要吗?在这样的环境下,99.9%的人都会放弃,可是,他没有放弃,他选择了远走海南。 在杂交水稻没有出来之前,中国的贫困时期,恐怕没有几个人还记得。 "三年困难时期"又称"三年自然灾害",是指中国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加上从1959年到1961年,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 除了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的自然灾害呢? 1、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2、1976年唐山地震3、1991年淮河流域大洪水,1991年5月、6月份开始,中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5个省、自治区发生严重旱灾。安徽全省受灾人口达4800多万人,死亡267人,直接经济损失近70亿元。江苏全省受灾人口4200多万人,死亡164人,直接经济损失90亿元。4、1998年6月特大洪水灾害,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北方松花江流域,历史罕见的大洪水灾害。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5、2008年1月中旬发生的南方冰雪灾害,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南方遭受有史以来的特大冰雪灾害,给电力交通运输设施造成极大破坏,灾害波及21个省直自治区。6、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近30年来我国发生的破坏力最强,经济损失最大,伤亡最为惨重的地震。 1998年特大洪灾 抗洪抢险 可能这事没发生在身边,大家觉得对自己没什么影响,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当地的人吃不上饭,无数的食物来源被破坏,无数耕地被破坏,如果粮食产量上不去,产量效率上不去,估计大家都只有等着喝西北风,袁隆平干了什么呢? 袁隆平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袁老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 他成了伟人,不管他的研究究竟是不是发明,有很多杠精还在争,人家是不是科学家,还是什么其它学家,就你,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敢不敢为了自己坚持的东西,把种子贴在身上,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远走他乡?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为名,还是为利?那种环境下,夭折的项目岂止成千上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是个悖论,不要用小人之心揣度,真的有的人会为了人类做贡献,为了理想,奉献自己的一生,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这样的人凤毛麟角,但就是这样的人,在推动着人类和文明的进步。 对于他来说,扛过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扛过了解放时期,扛过了那个时期,还要扛过被骂上热搜,最终,成就了伟人的一生 这个世界,缺少袁隆平,他的离开,应该令全中国人致哀,现在,我们还能诞生几个这样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这个时代的人,表示沉痛哀悼,是最必须的动作和心态,他用一生的时间,证明了一件他认为对的事,在无论多么恐怖的环境和条件下,他为了让中国人解决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解决不了的温饱问题,同时也是为全人类,用他的一生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如果这个世界哪怕多一个袁隆平,都会美好太多。 作者介绍:20年互联网职场,历经上市高管,11年单亲母亲,20年北漂。原创撰写,约1800字,用5分钟观察一个现象,深入思考一个问题。请点击头像关注我,愿和大家共同成长。更多原创推荐:赵丽颖冯绍峰官宣离婚,为什么现在离婚这么多?你还相信爱吗?彭州男子惨遭岳父灭门,婚姻家庭矛盾,父母掺和恶果太多校园霸凌和被霸凌的孩子——两个家庭的悲剧混过北京,遭遇的几件奇葩的人和事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安格拉商贸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