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作者/kaikai、VV、小芒、Shirley 编辑/fufu、马斯特 大家周末好呀,想我们了吗!终于又翻到有趣的研究可以和大家分享啦~先上目录—— 想要flag不倒?其实换种措辞就可以! 说谎的时候会有多煎熬?煎熬到时间都能变慢…… 悲伤音乐会致郁?不,也可以治愈! 男生怎么降低抑郁?多打打游戏吧! 假人脸也能看出情绪?人脑也太神奇了吧! 想要flag不倒?其实换种措辞就可以! 2021已经过了大半,大家的年初定的flag都怎么样了?我的健身计划进行得并不好。我的目标是一周锻炼三天,但总是完不成。查阅研究时,我看到了一个建议:与其给自己定“一周锻炼三天”的目标,不如换一种说法,说“我一周四天不锻炼”,这样更有效。 嗯?明明是同一个目标,换种说法效果就会不一样吗? 一项发表在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的研究表示,不同的措辞能够提高目标的完成度,还能促使我们设定更高的目标。 Tak(2021)等人招募了198位被试,要求ta们对美国红十字会提供的30张广告图片进行点评,来为红十字会筹集资金。每点评一张图片,就有0.02美元被捐出。在开始评价图片前,被试们需要先定好目标:在30张图片中,ta们准备点评几张,或者准备跳过几张? 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了三个组: “目标一致”组:被试需要表明ta们准备评价多少张图片 “目标不一致”组:被试需要表明ta们准备跳过几张图片 控制组:被试不需要设定目标,直接评价图片 “目标不一致”组在目标的设定和完成上均高于其他两组。截图自Tuk,M.A.,Prokopec,S.,&VandenBergh,B.(2021).DoversusDon’t:Theimpactofframingongoal-Levelsetting.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47(6),1003-1024. 实验发现,“目标不一致”组设定的点评数量比“目标一致”组设定的目标高出了35%。那么,在实际的点评任务中,ta们表现怎么样呢? 结果是,这些“目标不一致”组点评的图片数量比“目标一致”组多了20.7%,也远远高出控制组点评的图片数量。 为什么“目标不一致”组的表现更好呢?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措辞的关系,这一组设定的目标与实际的行为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引起人们的内疚、失望等情绪,让人们更想去提升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 所以,不想让flag轻易倒下的话,知道怎么做了吧~ 说谎的时候会有多煎熬? 煎熬到时间都能变慢…… 大家玩狼人杀,当狼人试图骗取大家信任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很紧张,很煎熬,想逃避,空气仿佛都凝固住了,时间也过得特别慢…… 我们都说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好像开心的时间就会过得特别快,那么在欺骗和说谎的时候呢?一篇发表于BiologicalPsychology的文章研究了这个问题:欺骗他人时,你觉得时间更加漫长。 Matsuda等人(2021)邀请了36名大学生参加实验。这些人被要求从实验室偷取一件物品,并将其隐藏到实验结束,成功的人会获得500日元的奖励。研究者随后给ta们展示一些图片,让ta们回答是否偷了这样东西,同时要求ta们估计该物体在屏幕上显示的时间。 Ta们进行了两组实验:在"有罪"组中,被偷取的物品包含在显示的图片中;而在"无辜"组中则不会显示那件物品。同时,研究人员使用皮肤传感器持续记录了参与者的生理反应,来检测人们的紧张感。 人们看到不同物品时的生理唤醒程度,以及被试主观估计的时间长度。截图自Matsuda,I.,Matsumoto,A.,&Nittono,H.(2021).Timepassesslowlywhenyouareconcealingsomething.BiologicalPsychology,155 研究结果显示,“有罪”组在看到自己“偷窃”的那件物品时的生理唤醒程度最高,同时主观估计的时间也会比“无辜”情况下更长。 换句话说,当人们想要隐瞒和欺骗时,不仅会更紧张,连时间都变得比平时缓慢。这是因为,隐瞒某件事物会让人们产生持续的紧张感,在生理上处于一种兴奋和高度警惕的状态,而人们在这样的状态下,对于时间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 以后狼人杀的时候,如果分辨不出别人有没有在骗你,要不试试掐个表问ta过了多久? 悲伤音乐会致郁?不,也可以治愈! 影视剧里的虐心情节袭来时,悲情bgm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再补一刀。人道是伤心的人别听慢歌,肯定是越听越难过,越听越郁闷。每天一首《阳光彩虹小白马》送给自己难道不香吗? 诶等等,先别急着下结论,悲伤音乐可不一定只能致郁,其实也可以治愈哦! 去年,一项研究性格和音乐类型的关系的实验在美国进行。218名公司员工和213名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Ta们自我报告了12种不同的听悲伤音乐的理由或动机,并描述在给出的20种情况下,自己会选择的音乐的特点。最后完成了人格测试的在线问卷。 研究中心对年龄、外倾性、幻想等各项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截图自SachsM.E.,DamasioA.&HabibiA.(2020).Uniquepersonalityprofilespredictwhenandwhysadmusicisenjoyed.PsychologyofMusic. 结果表明,人们所选择的音乐特点与其独特的性格特征相关。拥有幻想、沉思、专注这三项人格特质的人,对悲伤音乐更加享受。而对于这些人来说,沉浸在传达悲伤的艺术作品中会产生强烈的、积极的情绪,而非消极情绪。 研究人员认为,拥有“幻想”这一人格特质的人,会通过幻想进入音乐创造的世界,从而更容易对悲伤艺术所表现出的情绪产生共鸣,并在聆听时收获到一种强烈的美学体验。而心态更开放的人更适应复杂的情感体验,即同时感受快乐和悲伤。拥有其他人格特质的人在听悲伤音乐时也会有属于他们的独特体验,从而从悲伤音乐中得到积极情绪。 看来悲伤音乐对于合适它的人而言不仅有情绪价值,也有审美价值呢。但无论是更偏爱欢快的还是悲伤的音乐,都要合理接纳和排解自己的情绪哦~ 男生想要降低抑郁?多打打游戏就好了! 经常听到很多人说,孩子学习没学好都是因为玩手机,不过仔细想想,教育上的失败其实一直会有一样东西来背锅,只不过在以前,它可能被叫做武侠小说、追星、早恋…… 所以沉迷手机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吗?它到底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其实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玩手机对于可能确实是有好处的。Psychological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指出,经常玩电子游戏的男孩患抑郁症的风险会更低,不过花更多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的女孩出现了更多的抑郁症状。 Kandola(2021)等人记录了7701名被试在11岁时使用手机的频率,内容包括玩电子游戏、使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冲浪。同时,被试在14岁时还填写了一份情绪和情感调查问卷(MFQ),用以衡量ta们的抑郁症状。 男生的抑郁症状只受到电子游戏时间的显著影响,而女生的抑郁症状只受到社交媒体的显著影响。截图自Kandola,A.,Owen,N.,Dunstan,D.,&Hallgren,M.(2021).Prospectiverelationshipsofadolescents’screen-basedsedentarybehaviourwithdepressivesymptoms:Themillenniumcohortstudy.PsychologicalMedicine,1-9 结果表明,比每月玩一次电子游戏的男孩,经常玩电子游戏的男孩的抑郁症状少了24%,但这对女生们并不奏效。研究反而发现,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女孩,比每月使用社交媒体少于一次的女孩多了13%的抑郁症状。 研究人员指出,多玩电子游戏可能带来一些好处,比如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社交、合作和参与,而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增加社会孤立感。但是他们的结果无法确认年轻人使用电子设备和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不过不管怎么说,玩手机玩多了肯定对你眼睛不好,研究人员到最后也建议,有空还是多做做运动吧~ 假人脸也有情绪?人脑也太神奇了吧!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很多人脸:切开辣椒,内部的结构像一只辣椒宝宝在呐喊;母亲给小朋友做的便当,有时会摆两颗花生和一根香肠。怎么这么多东西看起来都像人脸? 这其实是一种空想性错视(Pareidolia,也称幻想性错视)。相关假设认为,在鼻子和嘴巴上使用两只眼睛是一种粗糙模板,很多东西都能满足这个模板,从而触发人脸检测反应。 近期,DavidAlais等研究者基于空想性错视这一概念,邀请了17名大学生参与图片情感判断的两项试验,发现我们不仅会想象出人脸,还会对他们进行分析并赋予其情感意义。 首先,研究人员在电脑屏幕上向他们展示40张真实的人脸图像和40张无生命的、但会引起强烈的空想性视错觉的物体图像。这些“脸”按照最开心到最不开心的顺序排列,并按照情绪被分为了四类:高愤怒、低愤怒、低快乐和高快乐。每一张脸幻想性视错觉图像在展示250毫秒后,被试需要对愤怒/快乐维度的情绪表达进行评级。 实验中使用的时间设置、图片材料及其情感属性。截图自Alais,D.,Xu,Y.,Wardle,S.G.,&Taubert,J.(2021).Asharedmechanismforfacialexpressioninhumanfacesandfacepareidolia.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B:BiologicalSciences. 实验表明,人对于人脸和错觉面孔的情绪识别,会受到前面图像的情感属性干扰,且当错觉面孔先于人脸出现时,这一影响更大。 看来,“假脸”真的会驱动我们大脑的面部检测网络。一旦大脑保留了一张假脸,就会像对待一张真脸一样分析它的面部表情,而非将其作为错误检测而从面部处理中剔除。 我想起来小时候自己一个人睡时,看到一张特别吓人的人脸!早上起来才发现是小摆件的奇妙排列导致的错觉...... References: Alais,D.,Xu,Y.,Wardle,S.G.,&Taubert,J.(2021).Asharedmechanismforfacialexpressioninhumanfacesandfacepareidolia.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B:BiologicalSciences. Kandola,A.,Owen,N.,Dunstan,D.,&Hallgren,M.(2021).Prospectiverelationshipsofadolescents’screen-basedsedentarybehaviourwithdepressivesymptoms:ThemillenniumcohortStudy.PsychologicalMedicine,1-9 Matsuda,I.,Matsumoto,A.,&Nittono,H.(2021).Timepassesslowlywhenyouareconcealingsomething.BiologicalPsychology,155 SachsM.E.,DamasioA.andHabibiA.(2020).Uniquepersonalityprofilespredictwhenandwhysadmusicisenjoyed.PsychologyofMusic. Tuk,M.A.,Prokopec,S.,&VandenBergh,B.(2021).DoversusDon’t:Theimpactofframingongoal-Levelsetting.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47(6),1003-1024. FacebookAB跳 https://www.cloaktop.cn/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安格拉商贸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