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卡盟 http://www.labelreal.com 事件:1 月17 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OMO)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 个基点。 核心结论:本次是预期内的降息,旨在靠前发力、降成本、稳增长;后续节奏上,1月20 日很可能降5 年期LPR,之后再降息的可能性下降了,降准仍有可能、但最多可能只会再降一次;本次降息有助于稳信用,但难以真正宽信用;本次降息进一步预示,2022 年政策环境对经济和市场应会比较友好,至少短期“不差钱”。 1、本次属于全面降息,节奏和幅度均符合我们预判,不过10BP 的幅度略超市场一致预期。四季度以来我们持续预判降息可期,并在12.20 下调1 年期LPR 点评报告和1.12 社融点评报告中,重点提示了本次下调MLF/OMO 利率的可能性。需注意的是,市场普遍预期会下调5-10BP(其中5BP 占大多数),因此央行本次下调10BP,幅度上略超市场预期。 2、本次降息旨在降成本、稳增长,是政策“靠前发力”的体现,也是利用了美联储加息前夕的难得“窗口期”。不难判断,在当前稳增长的硬要求下,降成本可谓必选项。此前,12.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政策发力适当靠前”,12.14 银保监会要求“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12.16 央行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指出“保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态势”,12.20 央行下调1 年期LPR 5BP,12.25 央行Q4 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两个加大”(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首提“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发挥总量功能,指的应就是降准降息,以及加大信贷投放)。此外,鉴于美联储年内加息已是大概率事件(联邦利率期货隐含概率是3 月就可能加息),央行本次降息,也可谓是利用“窗口期”、打个“时间差”。 3、本次降息后,还会再降息么?降准呢? 短期关注1 月20 日会不会下调5 年期LPR,我们认为概率很大。2019 年创设LPR报价以来,共调整了6 次,其中:2019 年9 月和2021 年12 月均是只调了1 年期LPR,其余四次均是1 年期和5 年期LPR 同时下调,且后三次是紧随MLF 利率下调。 倾向于认为,本周四(1 月20 日)1 年期和5 年期LPR 大概率会跟随下调10 个BP。 后续仍有可能再降息、但可能性下降,要看1 季度经济实际走势,尤其是要看房地产能否回暖。本次降息后会否再降息,当前稳增长的实际效果是关键。基于1 月前半个月疲软的高频表现,再叠加国内疫情多地散发,预计Q1 经济应难以实质性企稳,因此仍不排除再次降息。不过鉴于美联储加息越来越近,“窗口期”其实已越来越短。 降准仍有可能,但最多可能只会再降一次。综合MLF 到期、缴税缴准、跨年跨季流动性等因素,预计春节前后或3 月前后仍有可能再降准一次,幅度可能是50BP。 4、降息后,宽信用会来么?社融增速能回到多高?维持我们近期判断:本次降息应有助于降成本、稳增长、稳信用,但应难以刺激有效需求,真正的宽信用尚需时日;鉴于Q1 压力较大,地方债、信贷均可能多发,预计Q1 社融增速有望稳中趋升,可能升至10.5%-11%(21 年10 月、11 月、12 月分别为10%、10.1%、10.3%)。 6、降息后,大类资产怎么走?本次降息进一步预示,2022 年政策环境对经济和市场应会比较友好,至少短期“不差钱”,这将对股票和债券构成有利支撑;维持我们年度观点,展望2022 年,股市结构性机会,债市波动性机会。此外,我们梳理了降息后股票和债券的表现规律,总体看:降息对于股票的短期提振效果好于长期,一周至一个月内表现较好,大小盘基本同期反映,小盘股表现略占优(可能与估值改善有关);降息同样利好债市,而且债市长期表现好于短期。 后附:历次降息后我国股债走势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文章来源:国盛证券) 文章来源:国盛证券![]()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安格拉商贸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