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安格拉商贸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安格拉商贸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安格拉商贸网公众号

安格拉商贸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最高法强调赠品的权责问题:赠品虽免费 但不能免责

2022-03-03 发布于 安格拉商贸网
谷歌SEO http://www.ggwzseo.com

货不对板、假冒伪劣,乃至过期变质,赠品的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成为网购过程中的一大痼疾。

在3月2日的发布会上,最高法再一次强调了关于赠品的权责问题:电子商务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提供的奖品、赠品或者消费者换购的商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不得以奖品、赠品属于免费提供或者商品属于换购为由主张免责。

简言之,赠品出现问题,电商平台上的店家同样需要担责。即便有最高法的明文支持,但在不少商家和消费者的普遍认知里,免费的赠品一直是和免责挂钩的。

当网购盛行,物美价廉的商品比比皆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买赠往往成为商家的促销标配,从同款小样到精美礼品,在精妙的营销话术之下,在不占白不占的便宜面前,消费者被免费的惊喜俘获,不知不觉间芳心暗许,点下了买单的按钮。

在线上购物节三天一小办、十天一大办的当下,买一赠一都已经是小意思,买一赠三乃至赠十的力度,才能最大程度抓住消费者的目光。

和命运一样,商家赠予的礼物,也在暗中标好了价格,通俗一点说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既要促销力度够大,又不能抬高成本,于是,不法商家选择拿赠品做文章。货不对板是最常见的招数,譬如夸大价值,或是趁机消化库存,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在质量上做文章,以次充好或者干脆“三无”。

如此,消费者看似占了小便宜,但已中了商家的圈套。而若要维权,又容易陷入约定俗成的“赠品”思维——反正是免费的,不行就自认倒霉,又或者在成本面前放弃维权。哑巴吃黄连的心态下,消费者被不法商家拿捏住,不仅无需拉扯,让后者的违规成本接近于零,久而久之,靠问题赠品侵害消费者权益这一套路,也顺理成章演变为潜规则,伤害整个行业的生态健康。

赠品虽有免费的特性,但并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表面上看,即便消费者未对赠品支付费用,但实则成本已分摊到付费商品中,只是换了个马甲,从直接的折扣变成了附带的赠品。此外,从赠品本质来看,这仍然是一种进入流通渠道的商品,是合法的需要严格责任的产品。因此,无论从成本分析,还是从法理角度,赠品可以免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消费者为之付出了成本,商家也借此收获了广告效应和实在的销量,那么赠品也享有正价商品的待遇,保证质量,需要“三包”的保证“三包”。合理合法的公平交易,最后不该演变为以免责为名的霸王条款,更不该是以免费为名的“道德绑架”。

商贾之术,从来都是无信不立。网购让买卖更直接,但也让一些环节盲盒化;赠品是小,但牵扯着买卖的良心和底线。对违法违规者,消费者需要跳出被商家带跑的思路,合理维权,商家也该守住底线,提高法律意识,不在违法的边缘试探,让网购的环境更清朗。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安格拉商贸网
    1970-01-01
  • 安格拉商贸网
    1970-01-01
  • 安格拉商贸网
    1970-01-01
  • 安格拉商贸网
    1970-01-01
  • 安格拉商贸网
    1970-01-01
  • 安格拉商贸网
    1970-01-01
安格拉商贸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安格拉商贸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安格拉商贸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安格拉商贸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