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自媒体 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最后一天,决定选出国家主席、副主席。对于国家主席的人选,与会人员早就心有所属。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毛主席才能够担此大任。576名代表按照流程认真地投下了自己宝贵的一票。 毛主席 下午4点20分,工作人员开始认真清点票数,可数来数去,576票就是少一票。宣读票数时,与会人员都大吃一惊,会议结束后,大家纷纷讨论是谁没有将票投给毛主席。对此,毛主席却毫不在乎,在他看来,无论是谁都有权利不选择自己。 那么,究竟是谁没有将票投给毛主席呢? 解放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央决定成立“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以讨论新中国成立的各项工作内容。1949年4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正式成立。筹备会首先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参加会议的代表,甚至还有许多海外华侨代表,不远千里回到祖国,参加这一盛会。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会议开幕时,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所有人等待这一刻已经太久了,大家都期待着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6月15日,毛主席代表共产党向与会人员,阐明了中国全体同胞长久以来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并表示中国的事务,只能由中国人来处理,其他各国,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无权干涉。 随后,毛主席高声道:“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主席这饱含激情的话语,通过话筒传遍了整个会场。与会人员无不热泪盈眶,大家全都站起来热烈鼓掌,同毛主席一起大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民主联合政府万岁!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会议的气氛在这时达到了最高潮! 1949年9月21日,我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组织,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社会各民主党派纷纷参加。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终于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国徽、国旗、国歌等一系列事宜。当然,最令人期待的还是9月30日,也是会议最后一天,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事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在所有期待的目光中,9月30日,终于到来了。投票开始前,为了保证选举的公正性,会议选了几位代表作为监票人,严格监督选举的全过程。投票开始时,与会人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了工作人员分发的选票,认真地思考。在大家的心里,为新中国成立殚精竭虑的毛主席,是国家主席的最好人选,于是,众人纷纷投下了属于自己的宝贵一票。 投票完成后,会议进行短暂的休息。工作人员抱起投票箱,坐着在大会场旁边的小会场开票。工作人员开始数第一遍,直到最后一票数完,也没有预想中的毛主席全票通过。 周总理 这大大出乎了开票员以及监票员的意料,工作人员不信邪,又数了一遍,还是少一票。接着工作人员又数了第三遍、第四遍,可不管怎样数,票数都少一票。工作人员想不到有人会不投毛主席,都一致认为是某个代表在投票时,粗心大意忘记画票。工作人员想要将这缺少的一票当作废票,让毛主席全票当选,可大家又不敢擅自这么做,就找到周总理,向他请示。 周总理也不敢下决定,便将这件事告诉给毛主席,毛主席听完,哈哈一笑,淡然道:“恩来啊,代表们有权选毛泽东,也有权不选毛泽东,缺一票就缺一票嘛,这是没有关系的。” 这也可以看出,毛主席根本就不在乎多一票还是少一票,主席在乎的是尊重事实,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如实公布。工作人员被毛主席深深折服了,于是便在票数如实报给了会议主持人。主持人向与会人员公布了结果,然后大声说:“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一时间,整个会场都爆发出热烈的鼓掌和欢呼,经久不息。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下午六点,毛主席等人来到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毛主席宣读完纪念碑碑文后,持续了10天的会议终于结束。本次会议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一次会议,然而在激动之余,大家也不免有些遗憾和疑惑:到底是谁没有给毛主席投票呢? 直到几年后,这个人才揭开了自己神秘的面纱。那是在一个宴会上,此人同自己的好友发生了争执,便不小心将自己没有投票的事给说了出来。当时大会上的人都一愣,不太明白为什么他不投,只有十分了解此人的人,才会明白这个人这样做的原因。 张东荪 这个神秘人,名叫张东荪。早年,张东荪曾赴日本学习。在日本,张东荪结识了学识渊博的梁启超,他深受震撼,接受了梁启超的改良思想。不久后,张东荪学成归国。原本按照晚清政府的政策,留学生就要为清政府服务。然而,见识过清政府腐败的张东荪,并不愿意留在朝廷。他毅然放弃了高官俸禄,坐船南下。 武昌起义爆发后,张东荪进入孙中山先生的临时政府,担任秘书一职,后来又加入了梁启超组织的进步党。在此期间,张东荪还参加了研究系,想要为落后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 梁启超 经过长时间观察与尝试,张东荪认为,现在国民大多麻木,因此必须启发民智,才能为积贫积弱的国家找到一条出路。同时,张东荪还认为启发民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评论时事。因此,张东荪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写文章上,后来觉得参政十分耽误时间,又退出了政府组织,并在1919年创办了名为《解放与改造》的杂志。 随着全民族抗日情绪的高涨,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张东荪阅读之后,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共鸣,立刻响应中国共产党,并发表了《评共产党宣言并论全国大合作》。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同年5月,张东荪来到武汉会见周总理和董必武,讨论抗日救国的事宜。在抗日救国运动中,张东荪利用自己燕京大学教授的身份,多次采购药品,给解放区送去医药,这些药品救了不少战士的性命。同时张东荪还不忘,向社会各界宣传抗日思想,激起了更多人抗日救亡的情绪。 抗日结束后,国民党再次向共产党,张开了自己的爪牙。共产党当然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对国民党的行动早有准备,两党互相对峙,并日趋紧张。面对这样的情况,张东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既反对国民党的专政和官僚资本,又反对武力推翻国民党。 因为受到早年经历的影响,张东荪坚持中庸思想,主张应着衷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建立一个“中间性的政制”。同时,张东荪也为此努力着,一方面与我党保持长久的联系,一方面也不放弃劝说国民党放弃内战,企图调停国共两党间的矛盾,但是张东荪低估了国民党蒋介石的野心,内战还是爆发了,并且愈演愈烈。 毛主席 不过,张东荪还是没有放弃,并长时间与我党保持联系,并多次给主席写一些有关时局问题的信。不久之后,毛主席便给张东荪回了一封信,并表示自己很感谢张东荪的来信,对于他的一切爱国民主活动,深表赞同,还邀请张东荪参加筹备新政协。 平津战役打响时,我党决心和平解放北平,想和北平国民党最高长官傅作义进行谈判。然而傅作义却迟迟不肯答应,张东荪知道后,多次奔走于傅作义府上,劝说傅作义签订和平协议。经过他的努力和奔走,傅作义最终同意了中共提出的和平条件,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义 对此,毛主席大为赞赏,表示“北平和平解放,张先生的功劳最大”。而张东荪对自己的做出的贡献,也深感自豪,自以为“生平著书十余册,实不抵此一行也”。 由此可以看出,张东荪其实是个很自傲也很固执的爱国主义者。同时,因为向往绝对的理想主义,张东荪反对一切性质的政府,对于张东荪这个人,他的好友俞颂华曾给出过,最符合他性格的评价:“一言以蔽之,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者,不是一个党人,也不是一个政治家。” 张东荪的这种性格,导致他不能全面地看待事物,对于自己认定的,比如无政府主义,他就一往无前地去追求,而那些他反对的,他自然是执拗地排斥。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张东荪才会在新中国选举国家主席时,成为了唯一没有投毛主席票的人。 毛主席 当然,这并不是说张东荪反对毛主席,实在是因为他本人太固执,甚至有些“迂腐”。而知道是张东荪没有投票后,毛主席也只是淡然一笑,在毛主席心里,有没有全票当选没有任何关系,为国奉献,才是毛主席认为的最重要的事,而毛主席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向我们伟大的领袖致敬!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安格拉商贸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